(图片来源:ESA/Hubble/NASA/W.Blair)超新星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这种爆炸都极其明亮,过程中所突发的电磁辐射经常能够照亮其所在的整个星系,并可能持续几周至几个月才会逐渐衰减--—这是人类所见过的最大类型的爆炸。恒星通过爆炸可以将其大部分甚至几乎所有物质以高至十分之一光速的速度向外抛散并向周围的星际物质辐射激波。这种激波会导致一个由膨胀的气体和尘埃构成的丝状气体云和气壳,这被称作超新星遗迹。超新星遗迹的可视部分被称为面纱星云,也被称为卷云星云或丝状星云。在一万到两万年前,远古人类可能在天空中看到过一次这样的爆炸。它来自一颗质量约为太阳20倍的垂死恒星。这颗超新星距离地球约光年,但它发出的亮光非常明亮,从地球上都能看到。这就是天鹅座超新星。上个月,欧洲航天局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哈勃空间望远镜(简称哈勃)拍摄到的该超新星残骸,这张图像显示了一条横跨太空的起伏的橙色“丝带”,整个爆炸波跨过的天空面积是满月的六倍。科学作家科里·鲍威尔(CoreyPowell)最近在Twitter上写道:“那时还没有文字记载,但宇宙保存了这次爆炸的美丽记录。”“从那时起,残骸已经从它的中心扩展了60光年。冲击波标志着超新星遗迹的外边缘,并继续以大约公里/秒(.5英里/秒)的速度膨胀。抛射出来的物质和冲击波扫过的低密度星际物质相互作用,形成了这张照片中所见的独特的面纱状结构。”所以超新星爆炸在天空中以彩色发光带的形式存在。这颗超新星残骸因其位于天鹅座东北部的位置而得名。哈勃第一次拍摄天鹅座超新星的照片是在年,不过在那时,太空望远镜的主镜出现了异常,使它的图像有点模糊。哈勃是第一个为在轨维护而设计的太空望远镜。年4月24日,哈勃由“发现”号航天飞机送入太空,它的使命是探测宇宙的年龄与膨胀,而它将继续在未来的几年内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但是哈勃在服役初期遭遇了滑铁卢,拍摄的照片并不清晰,随后的调查发现,哈勃配备的主镜片尺寸有问题。后来,一架航天飞机被派出执行修理哈勃的任务,哈勃才避免惨遭淘汰的命运。如今宇航员已经对哈勃进行了四次访问,更换部件和升级硬件,哈勃能够拍摄更清晰地太空图像,其中就包括上个月发布的天鹅座超新星。除了拍摄壮丽的图像之外,哈勃太空望远镜还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目前来看)最远的恒星和星系并且向我们揭示了那些太阳系内行星的结构和动力学原理。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ks/12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