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致全体家长朋友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当前,国外疫情持续高发,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为有效防范疫情输入性风险,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加快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实现“应接尽接”“应接早接”,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已成为当务之急。为顺利实现这一目标,确保平安开学、开学平安,特发出以下倡议。
一、科学理性看待疫苗接种
当前,德尔塔毒株已成为全球疫情流行的最主要毒株,具有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发病症状不典型、病人转阴时间长等特点。现行疫苗对德尔塔毒株仍有较好防护效果,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率和重症率。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经济、最有效、最科学的手段。目前,我省18岁以上人口大多数已完成疫苗接种,但仍有少数群众未完成疫苗接种工作。学校是人群聚集场所,年秋季学期开学在即,开学报名时人流量大,为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请各位学生家人带头接种好新冠疫苗,做到“应接尽接”,尽早为孩子们撑起“保护伞”。
二、尽快完成疫苗接种
当前,疫苗接种的重点群体是18周岁以上人口,重点场所将持续实施健康码、行程卡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三码”联查,对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人员要登记姓名、联系电话、居住地址等信息,并上报属地防控办。开学报到时,学校也将查验陪同家长的健康码、行程卡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并查验家庭户口本,核实18周岁以上人员疫苗接种情况;请家长朋友积极配合当地疫苗接种点,在9月1日前尽快完成接种疫苗。
三、继续做好日常防护
家长朋友们,接种疫苗后,仍需继续强化防控措施。请您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非必要不外出,如确须外出,要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到人员集中和密闭场所。希望广大家长朋友们争当“应接尽接”的倡导者,争做“主动接种”的践行者,争做“科学接种”的宣传者,争做“爱赣县、作贡献”的奉献者。让我们携手立即行动,以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携手共筑防疫安全屏障,确保全区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感谢您对赣县区教育科技体育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衷心祝愿您和家人身体安康、阖家幸福!赣州市赣县区教科体局
年8月28日
来源:赣县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新冠疫苗接种知识科普
一、新冠病毒疫苗有必要接种吗?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科学、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接种疫苗。通过对易感人群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一是在人群中快速建立起免疫屏障,可有效阻断新冠病毒传播蔓延;二是接种疫苗的个体可以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避免罹患于重症新冠肺炎。二、别人都打了疫苗,自己就可以不用打了吧?人群形成免疫屏障可以有效控制新冠疫情传播,但不代表个体不会感染。没有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人,仍然有被感染的风险,而且感染的风险比起接种疫苗的人高得多,因此接种疫苗保护自己也保护家人。三、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症是什么?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和注意事项指引(第二版)》明确,6种情况暂缓接种,6种情况不可以接种,以及15种其他情况说明。6种暂缓接种的情况具体包括:1.任何原因(感冒、伤口感染、局部炎症)引起的发热(腋下体温≥37.3℃),暂缓接种。2.痛风发作、重感冒、心梗、脑梗等疾病急性发作期,暂缓接种。3.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正在进行化疗、放疗期间,暂缓接种。4.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胃部不适等,暂缓接种,查明原因再考虑是否接种。5.荨麻疹发作期,有皮肤瘙痒症状,暂缓接种。6.诺如病毒或其它病毒引起的急性腹泻,暂缓接种。6种不可接种的情况具体包括:1.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不能接种。2.既往接种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不能接种。3.对疫苗成分及辅料过敏者不能接种,灭活新冠病毒疫苗辅料主要包括:磷酸氢二钠、氯化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5.妊娠期妇女不能接种。6.患血小板减少症或出血性疾病的,不能接种。15种其他情况具体包括:1.接种后发现怀孕不需要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2.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3.新冠病毒疫苗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4.任何情况下,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时,不考虑间隔,优先接种上述疫苗和免疫球蛋白。5.如果先接种了狂犬疫苗、破伤风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需先完成上述疫苗最后一针接种,间隔14天后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1个月以上接种本疫苗,以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7.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新冠病毒疫苗。8.在疫苗接种前无需开展新冠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9.接种后不建议常规检测抗体作为免疫成功与否的依据。10.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当地疫苗无法继续供应、或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11.新冠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剂,未按免疫程序完成者,建议尽早补种。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成相应剂次即可。12.新冠灭活疫苗在14—21天完成2剂接种的,无需补种。13.现阶段暂不推荐加强免疫。新冠灭活疫苗按照免疫程序完成两剂次,不再加强。14.其他情况请咨询接种点医生。15.没有上臂人员,可以在大腿前外侧中部,肌内注射。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甲亢/甲减等慢性疾病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甲亢/甲减等慢性疾病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或)药物治疗,健康状况稳定,血压、血糖、甲状腺激素等水平控制良好,没有严重并发症的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原则上建议接种,具体请按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医嘱执行。五、免疫功能受损人群(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目前尚无新冠病毒疫苗对该人群(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该类人群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及保护效果可能会降低。根据既往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建议接种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但是,如果接种第一针新冠病毒疫苗后出现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者,或者出现其他属于接种禁忌的情况,不建议接种第二针。六、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影响出行吗?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多地均要求在人员密集的学校、医院、宾馆、酒店、超市、农贸市场、车站、机场、旅游景点等重点场所,对进入人员的健康码、行程卡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实行“三码”联查(可以提供纸质证明或健康码),对未种人员,将进行造册登记,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所在地疫情防控部门。12—17岁人群在开学注册报到时,将查验学生及学生家长新冠疫苗接种证明。为影响您的出行,请未接种人员尽快完成疫苗接种。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