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瘘宝宝在家如何护理

什么是肠造瘘?

肠造瘘术或者肠造口术,是用于很多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方式。一些疾病会需要暂时性的或者永久性的造口,作为给予营养、胃肠减压或引流排泄物的途径。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大部分造口术是为了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其他的适应症包括肛门直肠畸形、胎粪性肠梗阻(与囊性纤维化或出生时低体重有关)、先天性巨结肠、肠旋转不良、小肠闭锁等。某些疾病可能会需要做胃造口术,比如无法吞咽的情况(如神经系统异常,或先天性结构异常比如Pierre-Robin序列),或食道结构异常。

根据病变的部位,需要在不同的位置造瘘,比如高位的食道闭锁需要做胃造瘘术,而治疗NEC可能需要回肠造瘘术,治疗直肠肛门闭锁则可能需要结肠造瘘术。根据不同的病情需要也会有不同的术式,比如粘液瘘、Hartman手术、双腔造口术、端式造口和袢式造口术等。

哪些情况下,

早产儿可能会需要肠造瘘?

早产儿最常见的需要肠造瘘的疾病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此外,一些先天性肠道异常也可能需要造瘘。

NEC是早产儿最常见的消化道急症之一,严重的NEC经过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已经出现穿孔,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切除坏死或穿孔的肠段并造瘘。造口可能需要维持数月,待宝宝生长良好后择期关闭。但现实中,基于营养吸收不良或者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困难等原因,可能需要提前关闭造口。

此外,若早产儿合并有胎粪性肠梗阻、肠旋转不良、小肠闭锁、自发性小肠穿孔等疾病,也可能需要肠造瘘。而先天性直肠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可能需要低位的结肠造瘘。还有一些消化道高位的疾病,比如食道闭锁的位置很高,会需要胃造瘘术,通过胃的造口给予营养、药物,以及进行胃肠减压。

造瘘以后的早产宝宝

需要哪些特殊饮食?

肠造瘘术后的宝宝,可能会面临着营养吸收不良或丢失过多的情况。但是,营养需求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因、手术的部位、切除肠段的范围、保留肠段的长度等因素,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NEC的坏死肠段范围小,手术切除肠段少,离回盲部距离远,能够让吸收营养的重要部分得到良好的保留,那么术后的营养管理压力就小得多。按照早产儿的需要来喂养可能就能满足宝宝的生长,同时注意好电解质和营养元素的补充(尤其是钠和锌),避免营养素缺乏。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如果手术切除了绝大部分小肠,导致短肠综合征(患儿小肠长度少于正常长度的25%),则会出现显著的营养物质吸收障碍,或者丢失大量的液体、电解质、营养元素,造成脱水和营养不良等情况。

这些情况是需要特殊的营养管理,比如肠外营养支持、持续肠内喂养、要素饮食等措施来改善营养摄入和提高对喂养的耐受。这些喂养和营养方式的选择,需要在新生儿外科和新生儿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管理。

回家以后,

自己护理造瘘宝宝的关键点?

造瘘术后,医院内由医护人员来护理。在出院回家之前,医护人员也会进行详细的护理指导,包括何时及如何清理造口袋、何时及如何更换新造口袋、如何检查造口等。

胃造口的日常护理还需要定期的冲洗营养管。这些日常的操作不是无菌操作,但操作前按照六步洗手法洗干净手、操作时戴手套预防感染,是很重要的。对于操作的具体流程有任何问题,都建议在出院前详细地与医护人员讨论,获得详细的指导。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造口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注意观察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造口的异常:造口部位由粉红色变成紫色或黑色,造口肿胀或增大、缩小,造口渗漏增加,造口周围有皮疹或溃疡,造口内部组织膨出,造口下方或邻近区域膨起。

腹泻

腹痛:可能表现为异常哭闹。

脱水:从造瘘丢失大量的液体和电解质,造成脱水。小婴儿超过4小时没有湿尿布,或囟门凹陷,或皮肤干冷、眼眶凹陷等,提示可能存在脱水。

白天连续4-6小时未排气、排便,可能提示造口堵塞。

胃造口处出现红肿、异常分泌物、异味的分泌物、渗漏,或者营养管的堵塞或脱出。

以上这些情况都需要及时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cr/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