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引入第三方医学诊断始末

第三方医学诊断指:医疗机构将其临床服务以外的非核心业务,如诊断、护理、影像、医疗信息化等外包给第三方的服务商,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对于陕西省来说,引入第三方医学诊断的标志性事件是:上周,大健康产业发展(陕西)高峰论坛上,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首家区域性医学检验公共服务平台的揭牌启动。该平台由国内首家医学诊断服务外包上市企业——迪安诊断运营,省内9家省医疗服务机构与迪安诊断签署了医疗诊断外包服务协议。

目前,在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全国引入这一产业的都不多,陕西作为西部省份,是如何走在前端的呢?

康军:

(陕西省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沣东新城管委会主任)

今天的沣东已由成立之初的基础设施建设时期进入到了产业高速集聚的发展时期,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五大产业体系,其中以生物医药、生物检测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已成为沣东新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

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是沣东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趋势和必然。大健康产业是关系到国际民生是社会整体幸福指数的重大产业,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15%,被国际经济学界誉“无限辽阔的亿兆产业”。

年8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提出了把健康产业作为国家支柱型战略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的不断成熟,资源的不断聚集和投入,大健康产业在我国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时代。

近年来,沣东新城围绕大健康产业先后引进了迪安生物医学诊断中心、深圳华大基因、佰美基因、宏基药业、医院等一批核心项目,前程的医学研究、病理诊断、药品生产、医疗服务等一整套大健康产业链。

陈海斌:

(迪安诊断董事长)

在欧美发达国家,医院的业务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叫核心业务,一部分叫非核心业务。而在核心业务上,尤其是门诊、住院、手术、治疗,一定是坚持非营利性;而非核心业务,像诊断、护理、影像、医疗信息化等等,通常可以采取社会化外包服务的形式,提高效率,降低投入,节约成本。而且第三方医疗服务业,有三个特点:标准化、成本领先、技术创新。

几乎所有的连锁服务业都有标准化的特点,麦当劳、肯德基的标准化是体现在LOGO、口味、服务,医疗服务业这个以质量求生存、技术求发展、用服务保障的行业,它的标准化更多是体现在质量、技术、服务。成本领先,正是因为医疗服务业有着“质量为前提”的属性,所以几乎所有的医疗服务业成本领先不是靠成本最低,而是靠通过规模化的发展的规模效应实现成本领先。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几乎所有的医疗服务业能够在这个行业当中傲立群雄,最终一定是靠技术创新驱动带动。第三方医疗服务业在运营效率提升上、运营成本降低上都有着显著的优势,因为专业化分工,也更加专注核心的主业,医院进一步提升它的规范性。

迪安所从事的就是为面向各级医疗机构所服务的第三方诊断外包服务的业态。目前,在二级、医院存在这样的一些特点:检验项目少、响应速度比较慢、检测成本相对高、政府投入比较大,通过第三方的独立的、集约化、规模化、平台化的检测之后,就可以帮助政府节约财政支出。同时像迪安这样的第三方实验室,不仅参加了省市、卫生部的质控,同时还自发参加了国际ISO、Kept(音)等认证,所出去的报告可以被全世界近50个国家所认可。在提升服务质量,包括在促进检验富润,降低运营成本,加快响应速度,以及搭建新的技术平台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中国,整个独立实验室的真正发展时间就十来年实验。第一份地方性独立实验室的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是年在浙江首先推出,所以迪安的发展很大程度,我们经常说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到年,卫生部参照浙江标准,出台了全国医学独立实验室的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经过十几年发展,目前国内的独立实验室规模已经达到80亿人民币,但是五年的复合增长率保持50%以上。

在商业模式上,迪安有这样的几个特点:首先,使用“服务+产品一体化”的专业服务体系。医院里,医院创收的主要来源,这也是迪安在创立之初非常困惑的问题。因为在国外独立实验室主要是为诊所服务,甚至很多新设医疗机构把整个检验科都托管给第三方。但是在国内,医院数量上和民营差不多,但它占据了80%以上的医疗服务的营收规模,更何况众多医院。

“服务+一体化”的模式就是告诉客户,当你某个检测项目样本量少的时候,我们帮你做成本核算分析以后,成本高,投入大,风险大或者没有资质,可以外包到迪安的第三方进行节约化的检测。如果当项目有足够的量,我们帮你投放一些设备,为你做后续试机耗材,甚至技术支持服务,医院的发展逻辑,医院发展的现状,设计一体化的诊断服务方案。

第二,实验室的管理输出。通过我们这样的服务模式介入以后,医院的主任、院长就会说:“样本量少的时候,外包给你,样本量多的时候,你把设备投放给我,或者我们采购你的仪器,你供应试机耗材,干脆就把整个检验科托管算了。”到今天为止,迪安在全国医院检验病理科。

朱恒鹏教授:

(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什么是好的医疗服务体系?大家肯定也听说过一个说法,叫“医改是世界性难题”。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各国的医疗体制各有优劣。但对一个医疗服务体系,不管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还是按照各国医改政策制定者的基本判断或者共识,包括卫生厅、学界,大约讲一个好的医疗服务体系应该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就医方便性。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如果步行15分钟的时间能找到医生,这就是满足基本可及性。按这个条件的话,中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城市地区都已经满足。但是人的要求是不断提高的,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应该是能够找到可信任的医生和医疗机构。第二,费用合理。要好的医疗服务,就要支付高的费用,如果在乎费用,希望更便宜,就不能太挑剔。这个世界又好又便宜又方便,从来不可兼得。第三,质量可信任。大部分老百姓甚至大部分领导,认为医疗就是治病救人的,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医疗是一种服务,医疗关系就是一种交易关系。供方提供某种商品或者服务,需方付费购买。只要提供了服务,就要付费,尽管服务是促进健康,促进生命的,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只能是相关,但不确定。这就像你去找律师帮你打官司,当然希望把官司打赢,但没有律师能承诺你赢。有一些病是老天爷也救不了的,比如说5月份的魏则西事件,魏则西的疾病就现在的医学来说,谁都没办法。中国传统中医的话,医生治病不救命。但是这样的患者也有医疗服务需求,你给他提供的也是缓解痛苦,安慰他以及他的家人。

从这个角度会发现医疗为什么叫健康产业,这个链条很长。前端希望优生优育,后端希望走得安详。

体制的毛病是什么?对低收入阶层来说,看病又难又贵,政府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医保解决看病贵问题,然后通过控制菜单,解决他看病难问题。全民医保,不能挑,六个人的病房、八个人的病房,没空调,没厕所,不准减医生,不准减药,有国产的不能用进口的。如果你要点医生、要点病房、要点药,对不起,请自费或者买商保。再说分级诊疗。“分级诊疗”这个词是错误的!因为分级,所以永远形成不成分级诊疗。医疗是丰富的谱系,医院疑难杂症、危机重症的外科手术,它也包括家庭医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给你的转诊建议;当然也还包括手术中心,甚至日间手术中心只完成某些甚至某一个专科病的诊断和治疗;当然也包括迪安诊断这样专业的检测检验中心,也包括医院、医院手术后的康复护理,应该有专业的康复机构来完成;当然也包括有些人病了,其实没有任何治疗价值,也不会有任何治疗效果,就是在走向另外世界的最后那一段临终关怀,现在很多医院,但这样的患者,比如说一些癌症晚期,医院。只要分级,现行的一、二、医院,一级或者社区中心叫基层,在这部分等级配置下,基层医疗机构条件仍然是最差的,不管是设备还是技术,配向社区的医生,往往水平很低。新毕业的大学生应该在社区,近两年卫计委甚至出台了相互冲突的政策,前两年规定新毕业的医学院毕业生先要在社区锻炼,现在又规定了规范化培训,这就冲突了。卫计委还有一个规定,二级、医院的医生,主治评主任要先在社区工作一年,副主任评主任要先在社区工作半年。

还有一点,社区医生的年收入不会超过十万,医院医生年收入甚至超过三十万、四十万。人往高处走,仅仅靠雷锋精神不够的。你可以想象一个安心拿八万块钱、五万块钱的医生,他的水平能高到哪里去?这一点,对于患者,对于社区老百姓来说,动不动光火?

分级诊疗的希望在哪里?医院、社区中心。从民营医疗机构和医院,抢疑难杂症危重不可能,但抢一个门诊,抢一个小手术,是有希望的。政府对医院的定义是疑难杂症、危机重症、教学科研,但它现在80%的业务不是这个,是和医院、社区中心抢活干了。当然现在的医改方案中,叫控制医院的规模,控制医院普通门诊,这话说得容易,做不到。医改的政策一直在纠结,所以,主要不看政策。政府求稳,很难改,关键在市场引领。我个人的判断以明年为重要标志,年是最关键的一年,地市级三甲医恐怕大量出现亏损,医院还能维持较好的收入水平,大部分的医院都要赤字。原因很简单,过去十多年基建和人工成本高速增长,成本增速每年20%左右,收入增长由百分之二十几降到百分之十几,甚至降到百分之五六,医院成本降不下来

最终会出现什么呢?医疗市场会分化,医院的医药会被抢。现在国家正式发展出了连锁诊所、医院、卫生集团、专业的检查机构,包括一些体检中心向诊所和专业机构转型。未来三年,是很艰难的时期。医院的收入增速下滑,医院肯定要保留它的收入,所以医院的院长和他的一些医生会到卫计部门合作,倒逼政府限制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变向打压二级和社区中心,别听卫计委讲医联体、上线转诊和互动。

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今天不止要埋头干活,也要抬头看看哪条路更有成功的希望,从这个角度讲,未来的医疗行业,迪安的模式是降低成本,既节约地方政府的成本,医院的成本。

现在体系不合理,医院的利润来源,而看病不赚钱,这个是有问题的。医保一旦认清这个问题,逐渐改革服务方式,检查不赚钱,医保赚钱,迪安这种模式就有效益,迪安是全国性的网络,再加上互联网,加上迪安的专业的第三方检查检验机构,和医院、医院合在一起,最终和医院抢市场。

我相信中央领导是看老百姓和医生的判断,而不是看医院院长的判断。所以,我个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但这个过程中如何选择经营模式是很关键的。

郝晓柯: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副会长)

作为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分会的副主任委员,我一直在管学术。作为可以说是西北地区检验行业的老大科室,西京院检验科的主任,我一直      作者:六六      贞观作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cr/6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