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保健意识的提高,胃肠镜不仅作为一种检查、诊断的手段,也逐步成为了一种微创治疗的方式。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在无痛苦、无意识的情况下接受胃肠镜的诊治,这也使得麻醉学科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
今天我们邀医院麻醉科王宏伟主任,跟我们聊一聊麻醉的相关问题。
我们印象里的麻醉医生都是在神秘的手术室里工作,事实上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
手术室是我们工作的主要场所,除了手术室内麻醉,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手术室外的麻醉,最多的地方就是内镜中心的麻醉。因为我们知道亚洲人的消化道疾病尤其是消化道肿瘤是相对高发的,所以现在消化内镜的检查越来越多。
以往人们害怕麻醉,不了解麻醉,所以会选择普通内镜检查。而事实上很多病人经历了内镜的检查后体验感很差,而且害怕再次检查,无论是身体上还有心理上都经受了莫大的痛苦。所以选择无痛内镜检查,既避免了身体上的伤害也消除了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恐惧。
除此之外广义的麻醉学的概念还包括重症监护和疼痛治疗。但即使是狭义的麻醉学的概念也已经跳出临床麻醉的概念。我们麻醉科还开设了门诊也参与了病房的查房工作。
麻醉门诊主要针对哪些疾病?去病房查房又有哪些工作?
英国的媒体最近报道手术后的死亡已经占据死亡的第三位,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一个冷笑话,手术很成功,但是人没了。这在19世纪中叶之前是很常见的。后来无菌术、输血术和麻醉学的发展以后,使得外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减少了围术期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如今随着医学的发展,外科的手术越做越复杂,患者的年纪也越来越大,相对来说合并症也越来越多。这也导致了围术期风险越来越大。同样的外科手术,健康的成年人和身体状况不好的老年患者,其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是差别很大的。
为减少这种局面,当然需要外科医生的技术,比如缩短手术时间,尽可能减少对组织和器官的损伤。除此之外就交给麻醉医生来处理。因为麻醉医生有点像围术期的全科医生,我们对患者的全身情况比较了解,在术前需要对患者做一个全面的评估,看看是否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或者对术前患者做合理的宣教,比如戒烟戒酒,对心肺功能做一些优化,建议其加强营养,增加肌肉的力量等等。这些都是麻醉门诊所需要做的。同时也是体现医疗改革中的最多跑一次的目标,避免患者因为一些身体的原因或者其他的检查原因而延误手术的开展。
对于术后去病房查房,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麻醉医生对围术期患者的全身情况相对比较了解,患者的很多情况不等同与非手术的患者去专科看病,这时麻醉科医生就会对术后的患者进行一个基本的了解,及时纠正患者术后的一些不良情况,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出现,防范于未然。同时麻醉科医生最擅长的是对术后的患者进行疼痛的控制和恶心呕吐的治疗。
我们知道,目前在中国越来越重视疼痛的治疗,在全世界,疼痛也是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来对待,也就是说疼痛和心跳、血压、呼吸、体温一样重要。而在疼痛管理方面,麻醉科医生比其他科的医生更擅长。
麻醉是全麻好还是半麻好?
医疗的过程其实没有%的好与不好。大部分的时候我们是在权衡利弊。我们的麻醉方法可以分为全麻或者非全麻,非全麻包含有老百姓常说的半麻,除此之外我们还有神经阻滞等方法。因此选择全麻还是非全麻这就需要麻醉医生对患者进行综合的评估,对外科手术进行风险的权衡来选择。
打个比方一个年轻人摔了一跤,手骨折了,我们可以选择神经阻滞麻醉,就是把需要手术的一支手麻掉,但是有些人害怕手术室的环境,也不愿听到一些骨科手术时机械的声音,他们就希望选择全麻。
这都是可以,而且预后差别不大。但是对于一个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好的患者,我们可能就会更倾向于选择臂丛神经阻滞,这些对他心脏和循环的影响小一点。但是如果这个病人因为骨折失血很多,已经有休克的表现,我们还是会选择全麻,因为患者循环不稳,随之而来会有呼吸不好,神志改变。
因此我们会选择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同时需要更严格的监测,维持重要脏器的氧供。所以全麻好还是非全麻好都是相对的,这是一个复杂的医疗决策,而不能笼统的说哪个更好。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进行麻醉手术前要禁食?
这个问题在我们临床也是非常常见的,对于全麻的病人可能大家能明白,但是为什么半麻或者其他麻醉方式比如神经阻滞的患者也不能吃不能喝。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追述到上世纪,有个叫Mendelson的一个医生回顾4万多个产妇,发现其中有66个产妇发生误吸,也就是胃里的东西吸入到了肺里。有些是固体的导致机械性的阻塞,有些是酸性的胃液导致化学性的肺损伤。
所以不仅仅是全麻的病人,其它需要麻醉的病人都需要禁饮禁食。以为在围术期有可能会导致过敏会引起休克导致患者失去自身的保护,有可能出现低血压导致患者意识丧失,而不能保护气道的安全。
所以禁饮禁食很大的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误吸引起的肺损伤,严重的时候会致命;其次一些因素会抑制胃肠蠕动;再者有些手术是需要胃肠道不能有食物的。
但是以前我们采取的手术前一天晚餐后不吃不喝,现在发现时间太久,也不好,会导致患者口渴,水分丢失,也会引起焦虑和心理应激。现在我们会尽量缩短禁饮禁食的时间。
提前多久禁食是合理的呢?
我们现在规定是对于固体的食物包括奶制品至少要6小时,也就是手术前6小时内不能吃饭或者牛奶和奶制品。如果是高脂肪或者油炸食品要8小时。在医院发生很多的是,医生让我不吃饭,患者会吃包子或者水果,其实这些都一样。
只要是固体的一定要6-8小时。如果是清饮,比如水,或者不含果肉的饮料,不含奶的咖啡或者茶水都可以缩短到2小时。因为对于清饮,胃排空的时间2个小时足够了,也就是说患者在手术前2小时喝了水,那么过了2小时后胃里基本就没有水了。
对于吃母乳的婴幼儿,目前国际上的标准是4小时,但是配方奶还是6小时,也就是说如果吃奶粉的也是至少要6小时。
但是这里要强调一下,有一些病人胃肠蠕动不好的,这些标准就不符合了,因为他们的胃肠排空时间不可预知,比如肠梗阻的病人,他们的围术期误吸的发生率就大大的增加了。
很多人担心麻醉后会醒不过来,您怎么看?
这个也是患者担心比较多的一个问题。首先醒不过来是一个笼统的讲法,而往往老百姓会觉得是麻药引起的,事实上麻药只是一个原因,目前我们临床上的监测手段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做到越来越精准地用药。
还有一个方面是尤其疾病的原因,比如简单的阑尾手术,如果这个阑尾炎的炎症很重,重到毒素到了全身,导致了全身性感染,会伴随着多个脏器功能的衰竭,比如肺损伤,肾功能损伤,这时候即使阑尾切除后,身体的恢复需要一段时间,所以需要机器给于辅助呼吸,心血管的药物来维持循环稳定,这时候我们是不让患者醒过来的,否则患者的心肺不足以支持他们的生命,等患者的各个脏器都恢复后,在让他苏醒过来。还有些问题是有些原因可能是手术比较复杂,时间比较长,出血风险大,这些对人身体影响大的,患者也会苏醒比较慢。
了解麻醉、正确认识麻醉!
麻醉的应用不仅是帮我们消除疼痛!
也是生命安全的保障!
专家介绍
来源:健达通
END
声明:
本文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