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9岁男孩阑尾炎手术后死亡,医院却说其

今年38岁的樊涛在湘西自治州吉首市教育局工作,儿子铭铭(化名)9岁了,身体一向不错。不过今年6月份,小家伙因为阑尾炎住了一次院,考虑到孩子小,当时就选择了保守治疗,没想到在8月18号,孩子再次犯病。

想到阑尾炎手术只是个小手术,总是保守治疗的话怕以后孩子再犯,樊涛和妻子商量后决定,第二天也就是8月19号,带着铭铭(化名)医院去做手术。而且夫妻俩也算好了,“孩子做完手术正好休息几天,等到9月份开学就可以直接去上学了。”

就这样,8月19号下午,9岁的铭铭(化名)被推进了湘西土家医院的手术室。两个小时后,下午6点半左右,樊涛和妻子终于听到医生叫他们的名字。樊涛说,当时主刀医生手里拿着一个盘子,里面放着儿子切下来的烂尾,并告诉他们“手术成功,孩子也很好,就等着麻药苏醒了”。

听到儿子手术很成功,樊涛夫妻俩都很高兴,本以为过一会就能见到孩子,可这一等,就等到了晚上8点多,这时候距离铭铭(化名)摘除阑尾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了。

晚上8点多,焦急等待的樊涛两口子在手术室门口见到了麻醉师田医生,田医生说“你的孩子犯了一个很严重的病,我们正在抢救。”然而又过了一个小时后,在手术室门口等待的樊涛和妻子却得到了孩子去世的噩耗。

9岁的铭铭(化名)就这样没了,这让樊涛夫妻俩一时难以接受,他们整晚都在手术室里守着孩子的遗体。他们不明白原本只是一场很小的阑尾炎手术,儿子怎么就去世了呢?导致铭铭(化名)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医生说的铭铭(化名)在手术中犯的又是什么病呢?为了了解更多情况,山东卫视《调查》记者来到了湖南湘西自治州吉首市,见到了樊涛和他的妻子。

樊涛说,事发后,医院的医生告诉他们两口子,他们怀疑铭铭(化名)是在手术过程中突发恶性高热,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并最终不幸离世的。

《调查》记者查询资料后发现,恶性高热是一种遗传性肌病,以高代谢为特征,病人接触到某些麻醉药物后触发,发病可在麻醉后数小时。发病时病人体温迅速升高,最高可以达到45度到46度。同时产生大量乳酸和二氧化碳,出现酸中*、低氧血症、高血钾、心律失常等一系列变化,肌肉也会僵直,严重者可致患者死亡。这种病非常罕见,具有遗传性,在我国之前有报道的,只有36例。

面对儿子是因为术后恶性高热离世的说法,樊涛和妻子提出了异议,他们告诉记者,从孩子太爷爷那辈算起,以及孩子同辈的人都做过手术,没有出现一例这种情况的,按照该病的遗传性特点,不可能只有自己的儿子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因为这一点,在铭铭(化名)去世之后的第二天,医院,医院能就孩子去世的原因和他们做个解释,并提供孩子手术时的监控录像。

然而,医院的律师却说“医院里的相关规定,手术室里不安装摄像头”。然而21号,也就是铭铭(化名)去世的第三天,医院的手术室采访时,发现在手术室里有摄像头。

开始说按规定不安装摄像头,可实际情况却是有摄像头的,这让樊涛心里的怀疑更深了,医院肯定是想隐瞒什么。

一直到8月25号,也就是铭铭(化名)去世的第七天,樊涛一家才在湘西州卫计委的调解下,拿到了手术的监控视频。视频开始的时间是8月19号下午4点10分。4点20分左右,铭铭(化名)被送进了手术室,能看到铭铭(化名)躺在床上,还很好奇地四处打量着。

随后有医生、护士在做准备工作,4点25分左右,铭铭(化名)自己坐起来,爬到手术台上,一位护士帮铭铭(化名)把衣服反穿过来,这中间还能看到铭铭(化名)不时地和医生护士说着什么,偶尔还自己笑笑。

铭铭(化名)手术时的监控视频

4点34分,有医生过来给铭铭(化名)戴上了呼吸的口罩,应该是在做麻醉。4点37分,麻醉生效,随后有医生在对麻醉效果进行检查。下午4点42分手术正式开始,大约6点28分,手术结束。这时,铭铭(化名)还在麻醉状态,没有醒。

大概在6点31分左右,一位医生在检查铭铭(化名)的情况。6点32分,另外一位医生过来摸了摸铭铭(化名)的额头,还有一位医生也过来了,还检查了一下铭铭(化名)的呼吸。从视频来看,铭铭(化名)的情况应该很正常,医生护士都是在准备撤离的样子。

到了下午6点48分手术室里只剩下2名医生,一名医生在检查铭铭(化名)的情况,另外一位医生过来为铭铭(化名)做心脏按压,大概在6点52分,一位医生准备为铭铭(化名)做心脏除颤,此后医生一直在做心脏按压,辅以心脏除颤,直到晚上9点多,

晚上10点20分左右,应该是铭铭(化名)的家属进了手术室,此时医生还在继续为铭铭(化名)做心脏按压。一直到11点,抢救才全部结束。

8月21号,医院发布了《关于纠纷患儿铭铭(化名)相关情况的说明》,声明中介绍了对铭铭(化名)的抢救经过。

患儿在麻醉苏醒过程中,于18:40无明显诱因突发发热,体温38.5℃,心率增快,次/分。18:42患儿心率突然下降至48次/分后即出现室颤,立即采取除颤、胸外心脏按压等措施,上级医师和麻醉科主任立即赶到参与抢救。18:50体温达到42℃,19:20心电监护为心脏停搏,进行电除颤、持续胸外按压等积极抢救和对症治疗。20:30左右告知患儿家属可能出现了罕见麻醉并发症恶性高热,并继续进行抢救至22:30,患儿无自主心律,心脏停搏,宣告临床死亡,终止复苏。医院给出的监控和声明,家属有不同意见。

樊涛说,医院说,孩子可能是因为恶性高热死亡的消息后,也在网上查了相关资料,他们查到,年3医院也发现一例恶性高热病人。患者叫潘磊,当时25岁,因医院做矫正手术。医院救治得当,潘磊最终是活了过来。

记者也查到这条新闻,这起病例发生在年的3月24号。当天下午3点半,潘磊被送进手术室,3点45分,潘磊的手术准备开始,消*、麻醉,一切正常。随后潘磊出现异常,肌肉僵硬、心跳加快、血压降低、体温一度高达40.2℃,6点02分经过专家会诊,确定潘磊患上了恶性高热。

晚上8点,医院,发现存有治疗恶性高热的特效药“丹曲林”,3月25号凌晨3点,输入“丹曲林”后,潘磊醒了过来。据了解,该药价格昂贵,一份“丹曲林”有36瓶,每瓶只有20毫克,而一份“丹曲林”的价格是2万元。

潘磊从发病到获救,中间持续了10多个小时,这让铭铭(化名)医院在救治过程中处置失当。而对于这个说法,医院也有话要说,他们表示,恶性高热病的确是由全身麻醉引发的疾病,15岁以下的孩子发病几率更高,医院麻醉科的主任屈双权说,这种病一旦得了几乎不可能抢救成功。铭铭(化名)父母举得重庆潘磊的例子是国内唯一一起抢救成功的案例,

对于铭铭(化名)的意外,参与他手术的医生说,他们也十分惋惜,但他们真的尽力了。而铭铭(化名)父母提到的潘磊所用的两万一只的特效药丹曲林,因为价格昂贵,而且保存期特别短,医院都没有储备。

医院的医生说,家属在孩子死后,医院,并拒不参加调解。甚至提出了万的高价赔偿,这完全是在利用孩子的死索赔。最终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况,铭铭(化名)的家人提出了尸检的要求。

在铭铭(化名)的父母看来,孩子到底是否死于恶性高热,医院是否尽职尽责,尸检是唯一途径。经过湘西州卫计委的协调,双方同意由中山大学的法医鉴定中心来为铭铭(化名)做尸检,以最终确定铭铭(化名)的死因。

8月26号下午,中山大学的专家赶到了吉首,并决定在吉首的兴隆陵园来做检查。大约2个小时之后,专家走出了解剖室,并表示“手术还是很成功,我们取了切片,结果会在30个工作日内出来。”

相信随着尸检结果的公布,孩子的真正死因会水落石出。失去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现代医学仍然有很多难以攻克的领域,作为家属应该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去面对,而医院在处置的过程当中,也应该更加科学、严谨。

山东卫视全媒体合作:   

  -

鼓励小编,请点赞↓↓

赞赏

长按







































患白癜风可以要孩子吗
中科白癜风专家国庆会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cr/1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