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一个常见的场景,经常有病人不以为意的讲,切阑尾,不就是个小手术嘛。
或者说:反正阑尾长着也没啥用,干脆这次做手术的时候一并切了吧。
对于这些,恐怕很多病人和医生都吃过亏。
借着这次,我们来讲讲阑尾,一个经常被轻视,却依然默默发挥作用的器官。
1、阑尾就是盲肠?傻傻分不清楚?
很多人把阑尾炎常常说成盲肠炎,可能在他们的认知里,盲肠就是阑尾。
然而真相并不是这样,盲肠是盲肠,阑尾是阑尾。
那么,阑尾在哪儿呢?
阑尾(appendix)又称蚓突,是盲肠内后壁附着的一个细长盲管,长约5-8cm,直径约0.5-0.8cm,其基底部在盲肠内后侧,回盲瓣下方约2.5cm处,由于腹膜包绕阑尾所形成的阑尾系膜短于阑尾本身,故阑尾形态弯曲,状似蚯蚓,亦名“蚓突”。阑尾基底相对固定,而体及尖部则较游离(有时阑尾体、尖部可部分固定于腹膜后),可指向各个方向。
简单地说。
盲肠长得宽大粗犷,小肠中消化吸收剩下的食物残渣,都是经过盲肠再往下走,盲肠能有效的控制食物残渣不反流回小肠。
而阑尾细细长长,处于盲肠与回肠之间,相通连,但是尾端封闭,活动自由。
2、阑尾,真的一无是处么?
这话说的,阑尾简直哭晕在厕所。
作为一个低调的为机体免疫添砖加瓦的小器官,阑尾也在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阑尾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应归于外周免疫器官,它担负着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大功能。最新研究成果证实,阑尾还具有分泌细胞,能分泌多种物质和各种消化酶,以及促使肠管蠕动的激素和与生长有关的激素等。
阑尾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可有效防止肠炎发生。如果肠内细菌平衡失调,就可能导致溃疡性大肠炎和节段性回肠炎,还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因此不建议轻易切除阑尾。
3、饭后就运动,是阑尾炎原罪么?
阑尾炎(Appendicitis)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它是一种常见病,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治,病人多可短期内康复,死亡率极低;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在美国,急性阑尾炎是急性腹痛的最常见原因。此外,超过5%的人在某一时刻发生阑尾炎。尽管最常发生于10-30岁的人,但是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
很小的时候,家长就会告诫我们,吃完饭后别急着跑来跑去玩,因为这样容易得阑尾炎。
然而真相是,饭后运动,可能为阑尾炎发作,背了很多年的锅。
因为阑尾炎的产生,最主要的原因,常常是因为,淋巴滤泡、粪石堵塞了本来就狭窄的阑尾,致使因缺血、感染而坏死穿孔。
毕竟,阑尾只是一条又细又长的、只有一端有开口的盲管,内径仅2~3mm,一端在盲肠上开口,另外一端是封闭的。正因为一端是封闭的,如果粪石、肿大的淋巴结压迫阑尾的话,容易出现堵塞阑尾的现象,导致阑尾腔的梗阻。
梗阻不能及时解除的话,当其内压力过大时,会阻碍阑尾壁上的血液供应,血供断了,阑尾就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加上阑尾属于肠道,本身就有许多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厌氧性链球菌等,内忧外患,阑尾就容易被细菌攻陷,导致阑尾炎。炎症反应、血运障碍进一步加剧,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出现阑尾坏疽、穿孔的结局。
那么饭后活动,就完全脱离干系了么。
这个说法只能说没那么准确。
有些时候,当消化不良,也就是肠道蠕动不好时,食物无法以很快的速度排出肠道,就会导致食物残渣在肠道寄存。而这些没处去的食物,也就很可能会“走岔路”——错误的进入阑尾里。当这些食物残渣、粪石、甚至寄生虫进入阑尾时,会摩擦阑尾表面的粘膜,导致阑尾收到机械刺激,进一步引发了阑尾的炎症:阑尾腔内压力升高,血液供应受阻,进入缺血状态,同时由于阑尾内也有和大肠内一样的各种肠道内细菌,这些细菌会从破损的粘膜侵入血管,导致全身感染,造成高热、寒战等典型的全身中毒症状。
实际上绝大多数的阑尾炎都是由上述原因所导致的。不过,细菌感染的扩散也有可能造成阑尾炎:如果患者之前有过其它部位的感染又没有治疗彻底,细菌可能会随着血液来到阑尾“定居”。这时候由于阑尾组织受到细菌的感染,就会产生炎症。有些患者是由于腹腔的感染直接侵袭到阑尾而患上阑尾炎。这种情况并不非常多见,而且治疗起来也主要是以处理原发感染为主。
4、阑尾炎,保守还是手术?
虽然近几年不断有文献报道说,相当一部分阑尾炎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而达到控制症状或痊愈的目的,但目前对于急性阑尾炎尤其是腹部症状及体征较重、伴有体温升高等阑尾炎来说,如果不及时手术治疗,有穿孔、坏疽、阑尾周围脓肿甚至弥漫性腹膜炎等风险。
阑尾炎并不是一个可怕的病,如果出现明显的右下腹痛,或者先出现肚脐周围的疼痛进而转移到右下腹,就要警惕自己是不是患了阑尾炎,医院去看病。现在的阑尾炎手术治疗已经非常成熟了,损伤小、恢复快。但如果因为不重视或者惧怕手术而耽误了治疗,阑尾炎有可能向腹腔其它部位蔓延,演变出腹膜炎、盆腔炎等等更加棘手的疾病。所以,如果怀疑自己得了阑尾炎,不要“讳疾忌医”,医院就诊。
此外,近些年,也有一些关于阑尾炎治疗的新的研究进展。
最火的,莫过于无创治疗阑尾炎方法——经结肠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
简单的讲,经活检孔道将导丝及造影导管送入阑尾腔内,在X线监视下向阑尾腔注入造影剂显影,找到阑尾腔内梗阻位置或管腔狭窄处。
针对造成阑尾管腔梗阻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通过连接活检孔道的注射器注入无菌盐水和抗生素混合液冲洗、抽吸来清除管腔内积脓;通过放置阑尾腔内支架解除腔内狭窄并行阑尾腔引流,去除感染源。待阑尾炎症自行消散后取出阑尾支架,再以抗生素清洁阑尾腔控制炎症,经X线造影确认阑尾腔通畅后退出结肠镜。这样可达到治愈阑尾炎保留阑尾功能的目的。
但是这种方法目前来看并未得到广泛开展,可能与其的适应症局限、操作技术有一定关系。
5、阑尾手术,是小手术么?
以阑尾炎为例,如果穿孔,没有及时手术,就可能发展为腹腔脓肿或继发性腹膜炎,弥漫性腹膜炎会导致感染性休克,很多阑尾炎致死者都是由其并发症引起的,所以绝对不要小看阑尾炎。
阑尾有迷走神经纤维分布,在系膜内行走分布于阑尾壁。术中牵拉阑尾系膜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亢进,神经源性休克,并导致心跳、呼吸聚停。
而我们也经常能遇到的一些阑尾术后发生肠漏得年轻病人,治疗起来都是相当棘手的。
所以,手术并没有大小之分,于病人于我们,都不能轻视任何一台手术。
就如我们标题所言,希望你们重视我,我搞起事情来连我自己都怕。
猜你喜欢往期精选“被梅毒”的老年人:验血梅毒阳性,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大夫总挂在嘴边的“微创”“腔镜”,是肚子上打几个洞做能手术了么?
妖魔化的肿瘤化疗,真的有那么可怕?
化疗病人的手足“皲裂”,只是因为天气干燥么
经历手术麻醉的宝宝,会变笨么?
从《法医秦明》的一个BUG说说亲属输血行不行
《东方今报》报道:从九旬老太做手术说胃癌的预防
顽固性呃逆,一个因为打嗝停不下来的心烦事件
说出来可能不信,吃完头孢后喝酒会死人的
体检大事件:肿瘤标记物超标了?
做完CT做增强,这是过度检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