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成都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事件的新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食品检验结果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贺欣介绍,3月15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对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材开展了溯源调查,并对网络流传图片中的相关食材进行了检测。
经查,四川德羽后勤服务公司食材分别由4家供货商提供,取样18批次食材。四川源坤国科质量检验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高柱就机构取样、检测及结果发布情况作了说明。
高柱称,依据样品明示执行标准、标签明示值、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样品状况,确定了感官、营养成分、真菌毒素、兽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致病菌等33个检测项目。
针对取样现场混乱、样品数量不满足检测标准规定的情况,开展了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24个项目的监测。
高柱称,检测结果除粉条样品有霉斑,检验结论不合格外,其余17个样品目前所检项目未发现问题,另有3批次样品沙门氏菌明天早上有初步结果。
高柱同时表示,检测“严格按照检测程序和标准进行,并安排对检测过程现场监督,对检测质量采取加标回收等方式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性。同时检测结果没有受到任何第三方的干涉或影响,备份样品保存完好”。
二、学生情况
发布会上,成都市卫健委主任谢强就此事相关流行性病学调查等作出说明。
谢强表示,针对该校以自述腹痛等症状就诊的36名学生,市区疾控中心开展了人群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临床检验结果正常,肛拭病原学检验和留样食品检验结果均为阴性,结合就诊学生的饮食史、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排除食源性疾病暴发。
截至3月16日12时,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已有人就诊体检。其中,就诊76人,体检人。就诊学生中,1人因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治疗,恢复良好;1人因慢性胃炎入院治疗,情况良好;1人因急性胃肠炎留观输液治疗后离院;1人自述腹痛要求住院检查,目前一般情况好。其余就诊和体检学生均无明显异常。
谢强表称,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事件发生后,学生激素超标、咳血、肾衰竭等消息在网上大量传播。目前未接到七医院检查中出现上述情况的报告。检查中也发现有一些青少年常见症状,比如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目前,医院、医院、医院、成医院等9家医院设立专家咨询点。
三、一些不实情况
发布会上,成都市公安局负责人表示,事件当中,网络上也出现一些与事实不符的图片、视频和言论信息,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公安机关对此依法进行了调查处理。
3月14日下午,成都市已通过成都网警巡查执法账号对5起网络谣言进行了“网警辟谣”,其中两起典型案例如下:
1、网上流传内容为“一个孩子长期拉肚子,家长带到北京检查,说是长期吃霉变食物造成的,于是家长到学校打工卧底一个月”的不实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经查,该信息于3月13日最早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