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刀辅助下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吻

这天夜间,一位72岁的老太太因直肠脱垂嵌顿2天后于外地奔波医院肛肠科病房,值班医生紧急接诊,详细检查患者,当即进行手法复位,但由于患者直肠脱出嵌顿时间长,肛门松弛,脱出组织水肿,表面糜烂,无法复位,此时患者痛苦异常。

专科检查:视诊:直肠脱出肛门约12cm,远端紫红色,呈螺旋状,表面糜烂,附着粘液;指诊:触之有弹性,质软;

患者已1天未进食水,考虑年龄较大,一边给予患者抗感染、补液治疗一边立即完善术前检查;经请示席作武主任、张龙江副主任后,积极术前准备。

各项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手术禁忌症。

磁共振检查排除脱垂部位肠疝可能

由于患者肺功能较差,肺功能检测指标不理想,请麻醉医师及呼吸内科医师会诊建议查动脉血气分析,了解患者肺通气功能,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积极准备手术;

手术由我科高年资主治医师高宗跃、王凯主刀:

术中所见

在左手引导下,于直肠前方切开外层直肠至肌层注意避免损伤内层肠管,注意结扎出血点,由于Douglas腔加深,在直肠前方打开盆底腹膜,进入腹腔。

超声刀辅助切除肠管

暴露直肠系膜,分段结扎切开直肠系膜及血管,无张力状态下选定离断位置,切断肠管。

两肠管断端吻合,注意针距适当,不能过于稀疏,避免吻合口瘘。

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突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病理状态。直肠脱垂以儿童及老年人多见,直肠脱垂在儿童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在5岁前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较严重者,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门周围感染、直肠出血、脱出肠段水肿坏死及狭窄,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直肠脱垂诊断:根据病史,让患者下蹲位模拟排便,使直肠或直肠黏膜脱出肛门外后观察,一般即可作出诊断。扪诊法和双合指诊法检查有助于鉴别黏膜脱垂和全层脱垂,排粪造影法可协助诊断内脱垂。诊断标准如下:

一型:不完全性直肠脱垂,即直肠黏膜脱垂。表现为直肠黏膜层脱出肛外,脱出物呈半球形,其表面可见以直肠腔为中心的环状的黏膜沟。

二型:完全性直肠脱垂,即直肠全层脱垂。脱垂的直肠呈圆锥形,脱出部可以直肠腔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的黏膜环形沟。二型根据脱垂程度分为三度:

Ⅰ度为直肠壶腹内的肠套迭,即隐性直肠脱垂。排粪造影呈伞状阴影。

Ⅱ度为直肠全层脱垂于肛门外,肛管位置正常,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不伴有肛门失禁。

Ⅲ度为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及肛管脱出于肛门外,肛门括约肌功能受损,伴有肛门不全性或完全性失禁。

高宗跃简介

医院(35-45)中青年学术骨干,医院“十佳青年”,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副秘书长。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我院工作至今。发表中外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主持科研项目5项;著作3部;发明专利4项;学会参与:现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第一届肛肠专家委员会青年部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理事,河南省中医外科专业学会委员,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郑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

王凯简介

肛肠外科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理事)、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理事。在医院从事肛肠外科研究和临床工作多年,曾在核心期刊及国家级杂志表学术论文数篇,参与完成课题4项。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肛肠科常见病和疑难病进行诊治,尤其擅长肛肠疾病的微创治疗,如PPH等新技术、新疗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ks/7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