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简称IBD)发病部位位于肠道,因此营养不良是IBD患者最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大约有55%的IBD患者合并营养不良,其中,克罗恩病患者合并营养不良更为常见,可以达到63%。
IBD患者营养不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以蛋白质能量型营养不良多见,表现为消瘦和体重下降,疾病后期也可呈现为混合型营养不良。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也很常见,在活动期和缓解期患者均可发生,病史漫长者尤其明显。
1、IBD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营养不良呢?
⑴由于进食可能诱发腹痛、腹泻、梗阻和出血等消化道症状,造成患者进食恐惧,导致营养摄入减少;
⑵由于肠管炎症、溃疡和腹泻的影响,导致肠黏膜表面丢失的营养物质增加;
⑶肠外瘘、肠内瘘以及反复小肠(尤其是回肠)切除会导致肠管吸收面积减少,肠内瘘形成的盲襻使得细菌过度繁殖,不利于营养物质吸收;
⑷活动期或合并感染的患者存在高分解代谢状态,增加能量消耗;
⑸治疗药物(如激素、柳氮磺吡啶等)对营养和代谢产生不良影响。
营养不良带来的危害很多,主要是削弱患者抗感染能力,影响手术切口和肠吻合口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降低生活质量。值得重视的是,营养不良是造成IBD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和停滞的主要原因。
2、为什么要重视IBD患者的营养治疗?
(1)营养治疗可以改善IBD药物治疗的效果(增敏剂、神助手)。
(2)营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
(3)对于儿童及青少年活动期克罗恩病,营养治疗可以诱导疾病缓解,改善生长发育,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与激素治疗效果相当。
(4)对于成人克罗恩病患者,营养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尤其是不全性肠梗阻,慢性肠瘘患者,是重要的治疗措施。
(5)营养治疗是重要的术前、术后预恢复措施,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3、营养治疗是如何做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推荐IBD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治疗
具体有营养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适宜的营养治疗方案:饮食治疗和人工营养治疗,肠内营养(口服营养补充、管饲)、肠外营养,通过营养治疗或许会让患者带来临床上的获益。
饮食治疗:缓解期病人目前指南推荐平衡膳食(当然要选择在患者自己耐受的食物),如蛋白质(禽肉、鱼肉、蛋类、豆制品等)、蔬菜、水果要根据耐受情况,淀粉类食物(米饭、面包、面食等)、富含钙的食物(牛奶,一些患者不耐受需要避免)。一些膳食纤维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对于部分炎症性肠病患者(存在狭窄)不是很合适,比如全谷物、杂豆、坚果和膳食纤维含量高的蔬菜。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