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
四个儿子们没有办法前往机构轮流看护
但80岁的唐奶奶身体却开始有了转机
终于能够独立行走了
这是年前的唐奶奶无法想象的
因为摔倒,她的左侧股骨头坏死无法行动
进行置换手术后,于19年底住进了养护机构
4个儿子轮流值班,24小时陪护身边
精心照顾起她的饮食起居
甚至会天天煮苹果水给挑食的奶奶喝
身边的人也夸唐奶奶有福气,孩子孝顺
儿子们的孝顺似乎赋予了唐奶奶“特权”。虽然住在养护机构,但因着以前从事过医疗行业,吃什么类型的药,唐奶奶有着自己的“理论”与想法;因为坐起行走稍显疼痛,奶奶也更愿意躺在床上。孩子们的陪护让她更有底气去反驳医护人员提出的养护方案。长者入院前卧床状态
家属们心疼长者,亲自陪护的效果却不尽人意
在家属们无法进行陪护的疫情期间
医护团队得以排除外界干预
按照既定标准执行专护方案
为长者寻找最适配的照护师
唐奶奶的态度从抗拒到逐步接受到主动执行,得益于照护团队为她量身挑选了最合适的优秀照护师。为尽快解除唐奶奶的防备心,照护团队经过观察选定了一位“有洁癖”的照护师。
有医疗行业从业经历的照护师也和唐奶奶一样有着强烈的“无菌观念”:在其余病史的护理方面会格外注重清洁,会额外准备医用手套进行清洁工作;将房间里的东西规整得井井有条……
相似的行为观念逐步在两人间建立了信任感,唐奶奶也开始逐渐认可了医护团队提出的个性照护方案。
长者进行轮椅活动
营养、康复双跟踪
在专护方案执行的最初阶段,唐奶奶会因为能力不足而产生抵触情绪,照护师们则会给奶奶观看网络上的过往病例,并邀请拥有类似经历的长者与她结对,一同进行并鼓励她坚持康复训练,改善以往的饮食习惯,消解她的负面情绪。
营养膳食
有肠瘘病史的唐奶奶常常是腹泻和腹胀交替进行,脾胃较为虚弱,加之之前养成的“日常饮用苹果水”的习惯,会阻碍日常进食量,造成营养摄入的不均衡。膳食营养师结合既往病史对奶奶的食谱进行了调整,替换掉不合适的部分食物,增加了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的摄入。
康复训练
囿于固有的认知,一开始的唐奶奶不愿意走出舒适区,正确用药,科学复健。医护专家则会抽出一些时间与她谈天,交流专业知识。久而久之,唐奶奶也能抛开自己的用药观念,服用医师指定的定剂定量的药物;并遵照照护方案按时进行气压血循环治疗以及肌力训练,进行专业的康复管理。
最大限度激发长者的自理能力
除了下肢行动不便外,唐奶奶的上肢较为灵活。为了激发奶奶的自理观念,照护师会多次鼓励她的自理行为:如自己动手吃饭,自行坐起等;鼓励她从全卧到半坐,再到完全坐起来。坐立时间及活动范围也循序渐进,时间上从十分钟到半小时到一小时,活动上开始尝试轮椅活动等一些带动下肢的活动。长者独立活动状态
渐渐地,唐奶奶也能自己站起来,开始尝试凭借扶手短距离地独立行走。如今的她已经完全融入了在银城康养的生活,习惯了在照护师的陪伴下每天出来活动,与其他的长者攀谈交流。
以前我们常常能听到“送长辈进养老院是不孝”的说法,但即使是子女的亲自陪护,也难免疏于科学的照顾。
而子女对长者的过度关爱,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越界”的陪护反而无法为长者的身体状况带来正面的反馈。
养老机构的实质,其实更像是帮助长者树立正确的养老观念,银城康养也将积极应对,帮助长者找到并养成更健康的老年生活方式。
照顾你
END
爱的人
在这里,别忘了点个“在看”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